中國鐵合金網訊:在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盤中創(chuàng)近一個月最大漲幅次日,人民幣中間價出現(xiàn)一個月來最大升幅,在岸、離岸人民幣再度走高。
5月底以來,境內外人民幣屢次出現(xiàn)暴漲。到28日23點30分,在岸人民幣兌美元夜盤收報6.7997,較上一日夜盤收盤價漲148點。
29日,離岸人民幣(CNH)兌美元北京時間04:59報6.8037元,較周二紐約尾盤上漲104點,亞太早盤一度漲至6.7965元——創(chuàng)6月15日(當天最高位6.7801元)以來盤中最高。
值得注意的是,在27日暴漲之前,6月15日至6月26日,離岸人民幣累計下跌逾700點,抹去了5月底漲幅的一半。
暴漲的背后有沒有央行在干預?頻頻出現(xiàn)的短暫升值是否會再度觸發(fā)下跌?年內人民幣,還會怎么走?
上月末,中國央行考慮在人民幣中間價機制引入“逆周期因子”的消息得到證實。此后人民幣并未持續(xù)走高,而是進入了“暴漲+陰跌”模式:暴漲過后,緩慢下跌,隨后再度暴漲。
瑞穗銀行外匯策略師張建泰指出,近日來,人民幣收盤價與中間價的價差卻在擴大,結合境內外人民幣的迅速走強,有可能意味著央行在進行干預。
人民幣未來走勢如何?人民幣到底有沒有貶值壓力?
市場人士認為,要看貶值壓力,不得不關注貶值預期,從今年以來的結售匯逆差數據來看,貶值預期并沒有升溫。
從多數市場觀點來看,對人民幣貶值的預期無疑也在降溫。從部分外資投行的觀點匯總來看,今年年初,市場多認為2017年底人民幣或跌至7.1-7.3,然而行至年中,對今年年底人民幣匯率的預期已經回升至6.9-7.1之間。(來源:財經早餐)
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,未經許可,任何單位及個人均不得擅自拷貝或轉載,否則視為侵權,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,特此鄭重聲明!
- [責任編輯:liujianwei]
評論內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