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7在线观看人妖免费视频,中文字幕日本一区二区

亚洲无码中字_亚洲欧美一级夜夜爽视频_久久都是精品国产_国产麻豆一精品一av一免费


中華人民共和國黑色冶金行業(yè)標準

  • 2016年09月20日 13:23
  • 來源:中國鐵合金網

  • 0
  • 關鍵字:硅鈣合金
[導讀]中華人民共和國黑色冶金行業(yè)標準

ICS 77.100

H 42

中華人民共和國黑色冶金行業(yè)標準

YB/T 5051——2016

代替  YB/T 5051—200

硅鈣合金

Calcium silicon alloy

2016-01-15發(fā)布

2016-07-01實施

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(yè)和信息化部 

發(fā) 布

 

前  言

 

本標準按GB/T 1.1-2009給出的規(guī)則起草。

本標準代替YB/T 5051-2007<(硅鈣合金》。本標準與YB/T 5051-2007相比,主要技術變化如下:

——規(guī)范性引用文件中增加了含氧量的檢測標準;

——將所有牌號中的Si、C、A1的化學成分分別進行了修改;

—一增加了所有牌號中氧含量要求。

本標準由中國鋼鐵工業(yè)協(xié)會提出。

本標準由全國生鐵及鐵合金標準化技術委員會(SAC/TC318)歸口。

本標準起草單位:陜西盛華冶化有限公司、冶金工業(yè)信息標準研究院。

本標準主要起草人:王天雄、馬永寧、魏新華、李興波、陳自斌、盧春生。

本標準所代替標準的歷次版本發(fā)布情況為:

—YB/T 525-1965、GB/T 3419-1982、YB/T 5051-1993、YB/T 5051-1997、yb/t 5051-2007

硅鈣合金

 

1  范圍

 

本標準規(guī)定了硅鈣合金的技術要求、試驗方法、檢驗規(guī)則、包裝、標志、運輸、儲存和質量證明書的一般規(guī)定。

本標準適用于煉鋼作復合脫氧劑、脫硫劑、合金元素添加劑和鑄鐵生產中作孕育劑、球化劑的硅鈣合金產品。

 

2  規(guī)范性引用文件

 

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本標準的引用而成為本標準的條款。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,僅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。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,其最新版本(包括所有的修改單)適用于本文件。

GB/T 3650  鐵合金驗收、包裝、儲運、標志和質量證明書的一般規(guī)定

GB/T 4010  鐵合金化學分析用試樣的采取和制備

GB/T 8170  數值修約規(guī)則與極限數值的表示和判定

GB/T 13247  鐵合金產品粒度的取樣和檢測方法    ,

YB/T 5312  硅鈣合金化學分析方法  高氯酸脫水重量法測定硅量    ·

YB/T 5313  硅鈣合金化學分析方法  EDTA滴定法測定鈣量

YB/T 5314  硅鈣合金化學分析方法  EDTA滴定法測定鋁量

YB/T 5315  硅鈣合金化學分析方法  磷鉬藍分光光度法測定磷量

YB/T 5316  硅鈣合金化學分析方法  紅外線吸收法測定碳量

YB/T5317  硅鈣合金化學分析方法  紅外線吸收法和燃燒碘酸鉀滴定法測定硫量

 

3  技術要求

 

3.1  牌號和化學成分

3.1.1  硅鈣合金按鈣、硅和雜質含量的不同分為5個牌號,其化學成分應符合表1的規(guī)定。

表1  牌號和化學成分

 

3.1.2  若需方有要求,供方應提供氧含量的檢驗結果。

3.1.3  需方對化學成分有特殊要求時,可與供方商定。

3.2  物理狀態(tài)

3.2.1  硅鈣合金應呈塊狀或粉狀供貨。塊狀供貨時,小于15mmXl5mm的碎塊不允許超過該批重量的

10%;粉狀供貨時,最大粒度不超過3mm,小于0.1mm粒度不應超過該批重量的15%。

3.2.2  需方對供貨粒度和粒度組成有特殊要求時,可與供方商定。

 

4  試驗方法

 

4.1  取樣和制樣

硅鈣合金化學分析用試樣的采取與制備按照GB/T 4010的規(guī)定執(zhí)行。

4.2  化學分析方法

硅鈣合金的化學分析方法應符合表2規(guī)定。

表2  化學分析方法

 

 

 

4.3  粒度的取樣和檢測

粒度的取樣和檢測方法,按GB/T13247的規(guī)定進行。

5  檢驗規(guī)則

 

5.1  質量檢查和驗收

硅鈣合金的質量檢查和驗收應按GB/T 3650的規(guī)定進行。

5.2  組批

同一牌號的硅鈣合金歸為一批交貨,但一批產品中含鈣量之差不允許超過1.5%,含硅量之差不允

許超過3%。

 

6  包裝、儲運、標志和質量證明書

6.1  硅鈣合金的包裝、儲運、標志和質量證明書按GB/T 3650的規(guī)定進行。

6.2  硅鈣合金的包裝和儲運應采取防潮措施。

  附  錄  A

    (規(guī)范性附錄)

    硅鈣合金  氧含量的測定  紅外線吸收法

  

 A.1  范圍

本附錄規(guī)定了紅外線吸收法測定氧含量。

本附錄適用于硅鈣合金中氧含量的測定。測定范圍(質量分數):0.100%一20.00%。

 

A.2  原理

試樣于電極爐的石墨坩堝中加熱熔化,氧生成一氧化碳、二氧化碳氣體,載氣流將一氧化碳、二氧化碳氣體載至紅外線檢測器中,根據一氧化碳、二氧化碳具有吸收特定波長紅外光的特性,可測得氧的含量。

 

A.3試劑和材料

A.3.1  高氯酸鎂,無水、粒狀。

A.3.2  堿石棉.粒狀。

A.3.3  玻璃棉。 

A.3.4  鎳籃,7mmXl2mm。

A.3.5  錫囊,5mmX]lmm或5rnmXl7mm。

A.3.6  稀土氧化銅。

A.3.7  氦氣,純度大于99.99%。

A.3.8  動力氣源。氮氣或壓縮空氣,其雜質(水和油)含量小于0.5%。

A.3.9  高溫石墨坩堝,直徑X高度,10mmX20mm。

   

A.4儀器及設備

A.4.1  氧氮儀,空白小于0.00005~顯示靈敏度為0.0001~精密度為0.0002%;脈沖加熱爐功率不 小于6.6kW(爐溫不低于2500℃)。其裝置連接如圖A.1。

A.4.2  洗氣瓶,內裝堿石棉(見A.3.2)。

A.4.3  干燥管.內裝高氯酸鎂(見A.3.1)。

A.4.4  一氧化碳轉化器,內裝稀土氧化銅(見A.3.6)。

 

A.4.5  氣源

A.4.5.1  載氣系統(tǒng)包括氦氣容器、兩級壓力調節(jié)器及保證提供合適壓力和額定流量的時序控制部分。

A.4.5.2  動力氣源包括動力氣(氮氣或壓縮空氣)、兩級壓力調節(jié)器及保證提供合適壓力和額定流量的時序控制部分。

 

A.4.6高溫電極爐

應滿足試料熔融溫度的要求。

 

A.4.7  控制系統(tǒng)

控制功能包括裝卸坩堝和爐臺升降、吸塵器清掃、分析條件選擇設置、分析過程的監(jiān)控和報警中斷、分析數據的采集、計算、校正及處理等。

 

A.4.8測量系統(tǒng)

 

 

1——氦氣瓶;

2——兩級壓力調節(jié)器;

3——洗氣瓶;

4.9——干燥管;

5——壓力調節(jié)器;

6——電極爐;

7——高溫石墨坩堝;

8——除塵器;

10——流量控制器;

11——一氧化碳轉化器;

12——二氧化碳紅外檢測器;

13——二氧化碳、水分吸收器;

14——熱導池檢測器。

 

圖A.1  氧氮儀裝置連接圖

 

主要由微處理機控制的電子天平(感量0.1mm)、紅外線分析器及電子測量元件組成。

 

A.5  試樣

按照GB/T 4010的規(guī)定采取和制備試樣,試樣粒度應小于0.125mm。

 

A.6分析步驟

A6.1  試料

按表A.1稱取試料,精確至0.0001g。

表A.1  試料量

 

 

 

A.6.2測定次數

對同一試料,應至少獨立測定2次。

A.6.3分析準備

A.6.3按儀器使用說明書調試檢查儀器,使儀器處于正常穩(wěn)定狀態(tài)并進行氣漏檢查,一切正常后方可進行下一步操作。

A.6.3.2  選擇設置最佳分析條件。

A.6.3.3  應用試料及助熔劑按A.6.6做兩次試測,以確定儀器是否正常。

A.6.4  空白試驗

將錫囊(見A.3.5)小心擠壓并折疊,裝入鎳籃(見A.3.4),置于高溫石墨坩堝(見A.3.9)中。選擇合適的參數及分析程序,按儀器說明書操作。重復測定3次,氧空白值應低于2 ?。計算平均值,參考儀器說明書,將平均值作為空白輸入到氮氧儀中,則儀器在測定試料時會自動進行空白值的電子補償。

A.6.5  校正試驗

根據待測試樣的含氧量,建立相應的分析曲線,并選擇至少兩個標準樣品(標準樣品含氧量范圍應覆蓋待測樣品含氧量),依次進行校正和檢查。測得結果的波動應在允許差范圍內,以確認系統(tǒng)的線性,否則應按儀器說明書調節(jié)系統(tǒng)的線性。

A.6.6 測定

將試料(見A.6.1)裝入錫囊(見A.3.5),小心擠壓并折疊,然后裝入鎳籃(見A.3.4),置于高溫石墨坩堝(A3.9)中。按儀器說明書操作,測定并讀取結果。

A.7  分析結果的表示

同一試樣2次測定結果的差值如不大于允許差,則取其算術平均值作為分析結果,否則進行第3次測定。3次測定結果的極差如不大于1.2倍允許差,則取3次測定結果的算術平均值作為分析結果,否則進行第4次測定。4次測定結果的極差如不大于1.3倍允許差,則取4次測定結果的算術平均值作為分析結果;4次測定結果的極差如大于1.3倍允許差,則取4次測定結果的中值作為分析結果。

分析結果以質量分數表示,按GB/T 8170的規(guī)定修約至與允許差小數相同位數。

 

A.8  允許差

問一試樣的2次測定結果的差值應不大于表A.2所列的允許差。

表A.2允許差

 

A.9試驗報告

試驗報告應包括下列內容:

a)  鑒別試料、實驗室和分析日期的資料;

b)  遵守本附錄規(guī)定的程度;

 

 

 

a)  分析結果及其表示; 

d)  測定中觀察到的異,F象;

e)  對分析結果可能有影響而本附錄未包括的操作或者任選的操作。

 

  • [責任編輯:penny]

評論內容

請登錄后評論!   登錄   注冊
請先登錄再評論!